美育之花燦爛綻放
——新區(qū)將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
來源: 蘭州新區(qū)報
記者 姜波
時間: 2024/11/19/ 15:28
字號:[大][中][小]
近日,“蘭州新區(qū)第二幼兒園非遺體驗館”正式開門納客。馬家窯彩陶罐、扎染、皮影……12個展區(qū)、286件極具甘肅特色的展品呈現在大家的面前。這是蘭州新區(qū)第二幼兒園的老師和孩子們以“紅色十月 大美甘肅”為主題,耗時一個多月整理制作的成果。

孩子們在“蘭州新區(qū)第二幼兒園非遺體驗館”參觀。
“非遺不僅是一種文化遺產,還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蘭州新區(qū)第二幼兒園保教主任馬莉君告訴記者,舉辦“非遺體驗”活動,旨在通過探尋挖掘甘肅非遺特色化、傳統(tǒng)化、民間化、個性化的美學價值,讓師生了解甘肅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從而涵養(yǎng)文化自信。
“云肩,也叫披肩,中國古代置于肩部的裝飾織物,其裝飾圖案內涵豐富,文化底蘊哲理深邃。”在蘭州新區(qū)第十二小學舉行的“喜迎華誕 童心向黨”藝術展演上,“創(chuàng)意云肩羽衣霓裳”的華麗亮相,博得師生們的嘖嘖贊嘆。蘭州新區(qū)第十二小學秉承“以愛育愛、以美儲善”校訓,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接受美育,個個具備美育素養(yǎng)”微美育目標,開齊開足美術、書法、音樂等美育課程,推出繪本、剪紙、陶藝、素描、裝飾畫、版畫、刮蠟畫、扇畫、衍紙畫、書法等二十多種美育社團,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多元化的美育學習和實踐平臺。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綻放“美育之花”。蘭州新區(qū)第二幼兒園、蘭州新區(qū)第十二小學只是百花中的一朵。
近年來,蘭州新區(qū)高度重視美育課程體系構建,通過堅持“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程”,完善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園文化三位一體的藝術教育推進機制,增設舞蹈、戲劇、戲曲、書法等課程,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
唱、念、做、打……蘭州新區(qū)實驗小學“俏花旦”們的一招一式正是對戲曲進校園影響與成果的最佳呈現。而這一切,與該校邀請專業(yè)的戲曲教師來校舉辦講座,為戲曲社團授課,為學生講解戲曲的歷史、表演技巧等方面的知識,并組織學生參與戲曲劇目的排演,讓他們在實踐中深入了解戲曲藝術的內涵,鍛煉表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等做法密不可分。
美育不僅在校園里,更在路上、在田間。在青年美術教師王亮的帶領下,蘭州新區(qū)第二初級中學的“尋常藝坊”社團常常走出校園,在文曲湖邊、村頭田園開展戶外寫生活動。學生們通過不同角度和手法,描繪出大自然的質樸與美麗,每一筆都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
在蘭州新區(qū),美育的形式正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甚至實現跨學科融合:對縫、定點、打孔、拋光、補漏……省級鄉(xiāng)村工匠、中川園區(qū)第一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鋦瓷技藝項目傳承人廖敏龍老師,攜2名徒弟為蘭州新區(qū)第十小學的90余名學生帶來一堂獨特的鋦瓷技藝體驗課。從首屆“尋地理風光,拾生活之美”地理攝影大賽,再到2026屆高一年級舉辦“‘戲’動青春,‘劇’焦課本”戲劇節(jié)展演活動,蘭州市第六十一中學新區(qū)分校的孩子們用行動出色展示著自己不斷提升的語言表達能力、美學鑒賞力……以美育人,成就美好教育,在蘭州新區(qū),美育之花的芬芳已然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