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才共振 智創未來——蘭州新區打造產才融合發展新高地取得新成效
來源: 蘭州新區報
史曉峰
時間: 2025/02/14/ 09:16
字號:[大][中][小]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延鏈擴能,裝備制造產業擴產增效,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突破;舉辦引才活動31場次吸引2000余家企業參與,累計引育科技創新人才9500余人,累計研發新技術和新產品222項……
近年來,蘭州新區牢固樹立“產才融合”理念,圍繞“產業鏈”精準布局“人才鏈”,依托“人才鏈”優化提升“產業鏈”,人才引育工作取得新突破,打造產才融合發展新高地取得新成效,以人才引育與產業融合的“雙向賦能”實踐,有力助推蘭州新區在強省會行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邁出新步伐。
構建人才發展雁陣格局
蘭州新區廣泛延攬產業人才,充分發揮特色產業、重點項目吸引集聚人才作用,舉辦第18屆中國·蘭州技能人才智力交流大會、甘肅省2024年“百城千校萬企”攜手促就業活動、“組團式”赴外引才等引才活動31場次,吸引2000余家企業參與,提供優質就業崗位7.3萬余個。
精準引進創新人才,建立人才需求、項目、資源和政策“四張清單”,累計引育科技創新人才9500余人,形成集84個省級創新平臺、1000余戶科技創新型企業、126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1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百名領軍人才、5萬科技人才協同發力的創新矩陣。
靶向引進高端人才,搭建專家工作站、人才項目、科技成果供需對接會等引才載體,柔性引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知名教授、專家學者130名。健全“人才飛地”“揭榜掛帥”等方式招才引智機制,博睿重裝、海亮新材料等重點企業與31名院士開展產學研合作,2600馬力單電機、雙電機五缸泥漿泵樣機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夯實人才創新平臺建設
蘭州新區建強科技創新平臺,實施創新平臺培育計劃,全力推動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寶武碳材料研究院、海亮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等科創平臺,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3.75%,百萬噸級“新能源電池材料之谷”、千億級綠色化工新城加速形成。
關鍵技術加速突破,發揮企業創新主力軍作用,加強與蘭州科研“新四軍”產學研對接,海亮、蘭州電機獲批博士后科研創新實踐基地,寶航、德福等重點企業牽頭或參與科技攻關項目59項,累計研發新技術和新產品222項,高抗拉高延伸鋰電銅箔、超級快充負極材料等關鍵技術加速突破,重離子裝備、高端裝備潤滑油脂等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性產品。
技術成果轉化提速,出臺《中試基地和中試項目管理辦法》,加快專精特新化工產業中試基地等中試平臺建設,落地轉化雅本化學抗病毒藥物、高純硅基材料、磷酸酯及有機錫系列產品,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13.4%,有力推動產業鏈再造、產品和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發展。
優化人才服務保障體系
蘭州新區健全人才保障機制,出臺《產教聯合體建設方案》《打造西部高水平產業技能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見》,組建產業技能人才聯盟,構建“聯盟搭臺、企業唱戲、產業集群”的發展體系。舉辦涵蓋12個方面27項活動的第二屆新區人才節,以城市最高禮遇、最大誠意致敬人才。
推進人才服務系統化,聚焦青年人才住房保障,大力推動青年驛站、青年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賃住房、人才公寓四個層次的住房服務體系建設。優化人才政策線上申報受理的數字化平臺,實現人才和企業政策待遇兌現等服務事項“不見面辦理”,發放人才補貼290余萬元。
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務,編制《蘭州新區人才服務一本通》,深入宣傳省、市、新區人才政策60余場次,協調解決人才“急、難、愁、盼”問題780余件,讓各類人才在蘭州新區創業稱心、工作順心、生活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