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速度”啟示錄——向“新”攀“高”激發經濟增長新動能
來源: 蘭州新區報
唐學仁
時間: 2025/04/28/ 15:19
字號:[大][中][小]
谷雨時節,春深日暖。綠意盎然的新區大地,隨處可見經濟發展的暖意,沃野田疇、生產車間、科研一線,實干爭先的新區人在勤勞與創新中播下希望的種子,在耕耘和守護中期待累累果實。
剛剛公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新區多項指標居全省前列,為新區人在這個春天的努力耕耘做出了鮮明的注腳,更進一步印證了新區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潛力,也彰顯著這座希望新城的定力與擔當。“新區速度”的背后,是制度創新的破冰之力、是市場活力的澎湃之勢、是無數建設者用汗水澆筑的奮斗篇章。
高位謀篇 再創“新區速度”
今年一季度,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1.5億元,同比增長16.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為2022年以來13個季度最高。在全省經濟增長貢獻評價中獲得第一名,增速持續領跑國家級新區,又一次創造了新的“新區速度”。
這一成績的背后,有各行各業、工廠車間的忙碌,也有市場商戶、千家萬戶的煙火。這是新區上下聚焦“三新五化”思路舉措和“111”發展目標,加力奮進開好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的鏗鏘步履,也是新區再創新輝煌、實現新崛起的“起勢見效”。
“今年一季度這個增長速度與上年同期相比,是屬于比較高的增速,充分體現了新區經濟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為實現全年的預期發展目標奠定了一個較好的基礎。”新區經發局副局長陳舜棟說,這些亮眼數據的背后,蘊含著深刻的奮斗邏輯與實干的行動支撐。可以說一季度經濟的表現,是新區上下鉚足一股勁、全力拼出來的。

▲甘肅泰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控室
今年以來,新區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著眼全國大局和新區實際,系統研判、科學運籌,積極搶抓重大機遇,發揮“先行先試”優勢,以改革創新精準疏堵,以強力舉措擴投資、增動能、激活力,推動國家“兩重”“兩新”和一攬子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加速發力,全力以赴抓項目、拼經濟、促發展,全面打響奮戰“一季度”、沖刺“開門紅”戰役,有效推動新區經濟實現量質齊升、“多點開花”。
陳舜棟表示,這種增速絕非偶然,而是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的結果。近幾年,新區產業聚集勢頭越發強勁,項目建設提質提速,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科技創新強勢上揚,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帶來的長板效應,支撐起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向好勢頭。這主要體現在新區產業基礎好、韌性強,通過一系列動能轉換、科技創新等積累了發展新優勢;其次是新區創造性落實國家和省市疊加政策、貫徹落實部署要求,在各領域、各行業及時推出系統化、集成化政策,形成了“組合拳”,為新區加速發展開拓了廣闊路徑。
新區經濟不止于“快”,還有“新”,最為明顯的就是主導產業串珠成鏈、聚鏈成群、集群成勢,產業集群揚帆起航,“3+2”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筑牢。
在陳舜棟看來,新區經濟高速增長背后,是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傳統產業脫胎換骨的生動實踐。面對風險和挑戰,新區信心堅定、步伐穩健,進一步激發出自身發展優勢,主要原因是新區堅持精準施策、系統集成、革新突破,依托現有主導產業為基礎,以“綠”為底,以“新”促興,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綠色化工等優勢產業,一批好項目大項目相繼落地,不斷點燃發展“強引擎”。
革新突破 工業發展量質齊升
工業產值是衡量區域發展實力的重要標準,經濟大盤穩不穩,工業發展發揮著“壓艙石”作用。
一季度,新區認真落實全省“一核三帶”“強工業”部署要求,錨定目標任務不松勁、凝心聚力穩增長,工業經濟運行呈現量質齊升良好態勢。在首季成績單中,除了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穩坐全省頭把交椅外,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28.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41.6%,依然位居全省第一,拉動新區GDP增長14.18個百分點,成為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2%,連續2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實現歷年最高增速,增速穩居全省第一,同時,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幅度全省第一。

▲4月23日,第六屆中國鈦谷國際鈦產業博覽會暨2025中國鈦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陜西寶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作為國內智能鍛造裝備行業的領軍企業,蘭石重工應邀參展。
陳舜棟說,一季度新區工業經濟亮點突出,集中表現在增速、項目建設和重點行業方面,特別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齊頭并進。“這源于新區堅定不移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統籌推進各領域政策集成、資源集聚,第一時間解決好企業面臨的生產經營困難,幫助企業穩產增產擴產,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新區化工園區,大多數企業忙著趕訂單、拓銷路、快生產……一處處工地機械轟鳴,一個個項目滿負荷推進……新區上下處處呈現乘勢而上、爭先出彩的生動畫面,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動力噴薄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新區民營企業也持續發力。一季度,新區168戶規上民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23.2%,上拉規上工業增加值11.1個百分點。其中,東金硅業、德福、海亮新能源產值分別增長166.3%、124.3%和102.7%,合計上拉規上工業增加值6.2個百分點。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經濟增長點。開年后,新區一手抓招商引資,組建15個招商專班,先后走進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等開展投資促進系列活動;一手抓項目建設,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力爭項目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
數據顯示,一季度新區新入庫項目80個,拉動投資增長11.9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2%,較去年同期提升2.4個百分點。這也是新區深化金融資本招商,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吸引優質項目落地,充分彰顯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的生動實踐。
放眼新區大地,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硬項目,讓生產更效率,制造更智能,經濟更高質量,鉚足干勁向“新”而行,向“質”圖強。
不僅如此,新區全力以赴打好投資“主動仗”、工業“攻堅仗”,多措并舉穩經濟,在奮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的同時,也在持續鞏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良好勢頭,加快布局未來產業,力爭在新賽道上搶占先機。
擴大開放 外貿消費齊頭并進
在外部挑戰增多的情況下,新區全力推動綜合保稅區穩存量、擴增量,促合作、暢通道,優環境、創模式,一季度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額13.1億元,同比增長36%。
這是成色更足的攀升:無論是重構主導產業定方向、強化精準招商增動能還是優化體制機制激活力,綜合保稅區主動培育競爭新優勢,通過積極謀劃布局加工制造和商貿物流兩大支柱產業、新興國際貿易和“保稅+”特色服務兩大服務業態、平臺經濟和口岸經濟兩大經濟形態的“2+2+2”主導功能,重點發展貴重金屬、機械電子、糧油食品、跨境電商、保稅物流等外貿業務,促進區內外產業協同發展,釋放綜合保稅區輻射帶動效應,展現出新區對外開放的廣闊機遇。
這個春天,新區機遇同發展預期雙向奔赴,孕育新的生長。今年以來,新區以加快推動“兩新一高”消費促進政策落地落實,夯實經濟增長后勁,全面落實國家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政策,努力升級商品消費、提質服務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創新消費場景,推動區域消費市場更加活躍。
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9%,增速位居全省第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8%,增速位居全省第四。
科技創新 釋放發展新活力
新區發展的強勁動力,還來自科技創新釋放全新活力。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一直以來,新區深入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匯聚科技創新資源,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不斷激活創新驅動發展,創新成果、創新突破不斷涌現。
近年來,新區全力打造蘭白科技創新“第三極”,深化與在蘭科研“新四軍”協同創新,構建“政產學研金介用”一體化創新生態。截至今年3月底,新區新增同位素實驗室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3個、科近泰基離子放射治療技術創新聯合體等創新載體13個。重離子醫療、同位素醫藥、前沿新材料、氫能技術等已成為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支點。

▲金川鎳合金萬噸高端鎳基材料生產線開工奠基
同時,新區不斷提高創新服務能力水平,成立科技創新促進中心,建成科技創新中試基地矩陣,設立產業孵化基金池,推動532項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科技進步貢獻率保持全省前三。
企業是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也是創新的主體。在創新的舞臺上,新區不斷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通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加速融合,全力挺起高質量發展的“硬脊梁”。
創優環境 厚植發展新優勢
營商環境在推動產業鏈延伸和推動高質量發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新區經濟的良好發展態勢,更是從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中來。
近年來,新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決策部署,始終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提升區域承載力、競爭力、影響力的“一號工程”,堅持對標標桿、先行先試,探索實施了一批首創性、引領性、特色性改革舉措,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工程項目“區域評估”等多項改革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連續4次獲評“最具投資營商價值新區”“最具投資吸引力新區”。去年,按照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年行動部署要求,從企業和群眾視角出發,推出95條改革舉措,打出“十張改革特色牌”,全力打造“新事心辦”服務品牌,有力助推了經濟社會高質量快速發展。
時間見證了奮斗者永不停歇的腳步,每一個數字背后,蘊藏著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密碼。這既是新動能,亦是新啟示。
一季度的“開門紅”,對新區來說,只是新的開始。緊盯全年目標任務奮勇爭先,這種信心和決心來自新區雄厚的產業體系、充足的政策儲備,也來自新區敢為人先、務實進取的精神特質。
接下來,新區將主動融入服務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建設,秉持“三新五化”思路舉措,錨定“111”發展目標,進一步強產聚群,創新聚變,興城聚氣,持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攻堅突破,以更加強勁的奮進勢頭、更加濃厚的實干氛圍,從“開門紅”向“全年紅”邁進。